游泳運動講究速度、力量與技術於一身,沒有持之以行的進行高強度訓練,泳員很難於香港以至世界級比賽中獲取佳績。可惜香港泳員平日參與練習之餘又要兼顧學業,很難全程投入「高強度訓練」,影響了泳員進步的效率,為了短時間內提高訓練效果,集訓營便應運而生。傳統以來,集訓營多數由具規模的泳會於長假期間舉行,泳天由 2009 年便開始舉辦集訓營,主要前往國內及台灣進行集訓,由最初 20 至 30 位泳員參加,到現在每次均多達過百名泳員參與,人數之多是本地泳會中少見。而近年不少中、小學亦開始嘗試舉辦集訓營,希望集訓後的學校校隊能夠於學界賽事中揚威。泳天亦有協辦多間本港知名學校的校隊集訓營,今次便邀請了泳天泳隊執行高級教練張軍及課程發展總監劉家耀,分享一下籌辦集訓營的苦與樂,及比較一下泳會與學校集訓營的不同。

Win Tin Swimming Club - 2017 Q3 News Feature 1
上圖:泳天游泳會泳隊執行高級教練張軍 (左) 及課程發展總監劉家耀 (右) 為大家細說籌辦集訓營的苦與樂。

一次集訓營 游足 84 次維港泳

張教練表示泳天舉辦的集訓營通常為期六至八天,每天早、午、晚都有充實的節目,十分忙碌。「每天固定 7 時前起床,吃過早餐後讓學員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以作消化,然後開始早上約兩個至兩個半小時的游泳訓練。中午吃過午餐後,我們特別安排了數小時午睡時間,因為經過數年經驗後,我們認為適當的午睡時間有助學員復原,在午間的泳課有更佳表現。」他解釋,每節訓練運動量約 6000 至 7000 米,一個六天的訓練營,12 節的運動量就像游了 84 次維港泳 (2017 年維港泳途程為 1 公里) 的距離。「我們主要集中在帶氧訓練、技術穩定性、專項訓練三大元素。課程經我們仔細安排,運動量雖大,但完全在學員能負擔的範圍內。我亦曾經向香港游泳代表隊前總教練陳耀海教練請教過,他亦認為只要不是借助外來力量或工具來催谷表現,如過大的泳掌、蛙鞋等,讓學員順其自然來游,即使是這種訓練量亦不會對泳員有不良影響。」

有時侯,集訓營晚上還會加插一節體能訓練,進行半小時的中速跑步,以加強耐力和肌肉力量。但張教練表示,集訓營最難得的,還是可於晚間進行理論課。「在香港,根本沒有可能集中眾多泳員一起上理論課。在理論課,我們會分享泳員專訪、技術短片等,不像平日般只能以語言解釋,還可以仔細地用相片、片段詳盡講解,對泳員很有幫助。」另外在香港,可能 20、30 位學員使用一條線,出外受訓時的場地條件好,每條線由六至七位學員使用,更有效率。

Win Tin Swimming Club - 2017 Q3 news feature 2
上圖:每次集訓營都有幾十名泳員參加,安排機票已經是一大學問。
Win Tin Swimming Club - 2017 Q3 news feature 3
上圖:每天每節 (一天兩節訓練) 泳員平均至少要游 6,000 米或以上距離,每次集訓營都像游超過 80 次維港泳的距離。

紀律與自理能力同有提升

經過多年經驗,教練們也發現集訓地點距離越近香港,學員專注力越低,因為家長會較多機會探訪。課程發展總監劉家耀說:「參加集訓營的大多是 7 至 13 歲的泳員,所以我們採用半封閉式的訓練模式,父母只能在指定時間探望,並加入自理、獨立等訓練,尤其在飲食一環,我們用心勸說偏吃的學員改善飲食習慣。因此經過集訓營後,學員除了游泳水平有所提升,他們的紀律與自理能力都有進步。」劉總監笑言曾經有泳員經教練們的「勸說」及朋輩的影響,成功改掉偏食的習慣,家長還專程感謝教練的幫忙!而除了晚上的抽樣突擊檢查,下榻的酒店每層近電梯的房間均由教練、家長義工入住,方便監察,防止有學員擅自離開。張教練笑言,學員不時會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。「有次其中一間房的數名泳員已經報到,獨欠一名愛懶床的學員,我們無論如何大力拍門他都不應門。當時我們擔心他是否出了意外,只好用後備匙開門進房,卻發現他仍在熟睡,自此教練都小心提醒泳員不要獨留房間,以防萬一。」

Win Tin Swimming Club - 2017 Q3 news feature 4
上圖:集訓營除了水中訓練,亦會加插體能訓練,加強泳員肌肉力量和耐力。
Win Tin Swimming Club - 2017 Q3 news feature 5
上圖:張軍表示:「在理論課,我們會分享泳員專訪、技術短片等,不像平日般只能以語言解釋,還可以仔細地用相片、片段詳盡講解,對泳員很有幫助。」

學校與泳會 集訓營目標大不同

劉總監表示,每次籌備集訓營都「嘔心瀝血」,為了確保訓練場地、住宿、食用、交通的質素及安全性等,他們起碼半年前就開始準備。由於要方便泳員能夠由住宿或用饍地點步行前往訓練場地,泳會通常會選用大型的體育訓練基地,如國內的體育專科學校或台灣的大學。每次為集訓營選址,都盡量先派教練實地考察,確保場地符合泳會對衛生、安全及設施的要求才選用。泳會的家長及泳員因為比較關注訓練後的成果,因此對泳會安排的場地亦深表贊同。

而根據劉總監及張教練的觀察,不同團體舉辦集訓營,目標亦有不同之處。學校舉辦的著眼點,比較在於凝聚學生的團體性及增強對學校的歸屬感,也藉此讓學生有更多對外交流的經驗。因此有部份學校會安排「全校校隊集訓營」讓所有運動的校隊一同前往同一地點集訓,那樣對食住及訓練場地的要求又很不同。另外,因為要兼顧校隊內成員不同的水平,在訓練內容上亦未必可以與泳會的訓練量睇齊,而且學校集訓營的日數通常會比泳會的少,所以得出來的訓練成效亦不能夠與泳會的作比較。曾經帶領學校集訓營的張教練亦表示,如果校隊集訓營與泳會集訓營同期舉辦,泳員有機會為了更好提升表現,而參加泳會集訓營,亦會影響了學校集訓營的氣氛。不過劉總監認為始終學校與泳會的集訓目標有不同,很難作直接比較,最重要都是學校可以透過集訓營讓學生凝聚一起,為共同目標奮鬥!

Win Tin Swimming Club - 2017 Q3 news feature 6
上圖:不同學校亦會舉辦游泳校隊集訓營,提升校隊水平。(攝於 2017 年民生書院小學集訓營)
Win Tin Swimming Club - 2017 Q3 news feature 7
上圖:劉總監認為始終學校與泳會的集訓目標有不同,很難作直接比較,最重要都是學校可以透過集訓營讓學生凝聚一起,為共同目標奮鬥! (攝於 2017 年民生書院小學集訓營)

學員家長 一同成長

然而,小小學員隻身出外集訓,少不免會有不習慣的情況,兩位教練都曾安慰不少晚上因想念父母而哭起來的學員。曾經多次參加集訓營的學員馮雪瑩,便深刻記得首次出外集訓的首個晚上,便感到疲倦而與同房相擁而泣,致電給媽媽。不過現在的她不但不怕隻身出外訓練,更是非常期待。另一位學員梁穎溱分享,集訓營除了令她的游泳水平進步,她也十分享受出外開闊眼界的時光。家長會不放心嗎?梁穎溱的媽媽Becky便分享,她曾跟隨泳員到高雄集訓,擔任家長義工,是一次很難忘的經驗。「父母不放心的話,可以考慮當家長義工,親身體會一下集訓營的生活,也可觀察到小朋友集訓前後的轉變。我看到小朋友參與集訓營後,更加獨立、自理能力提高不少,游泳水平亦明顥有所提高,值得嘗試。」

Win Tin Swimming Club - 2017 Q3 news feature 9
上圖:泳員家長們十分支持子女參與集訓營。(由左至右:梁穎溱媽媽 Becky、梁穎溱、馮雪瑩、馮雪瑩媽媽)
Win Tin Swimming Club - 2017 Q3 news feature 10
上圖:泳員參與刻苦的集訓之餘,亦有機會見識不同地方的文化。

文:Rachel